北美行(6)分類:美國、芝加哥
芝加哥3
翌日,在旅館一樓的餐廳買了麵包和飲料後,我們到密西根湖畔,坐在堤岸邊,望著一面湛藍、明亮、點綴著船隻的密西根湖。對我而言,芝加哥最大的魅力,就是這面大湖,而它就緊鄰在一個充滿摩登、現大化大樓的市中心。比起紐約中央公園的綠,這面廣闊、壯麗、安詳、綿延無盡的藍,更讓我思緒平靜,覺得無比舒暢。
坐在堤岸邊吃了早餐後,我們出發前往橡樹公園(Oak Park)。橡樹公園(Oak Park)位於芝加哥市西邊郊區,這個綠蔭處處的寧靜幽雅社區,因為大作家海明威(Hemingway)故居和建築大師萊特(Frank Lloyd Wright)近二十個作品而聞名。搭乘綠線地鐵下車後步行了幾個街廓,我們來到萊特宅邸及工作室(Frank Lloyd Wright Home and Studio)。
我們買了票參加了導覽。欣賞完萊特的生平簡介錄影帶後,我們進入萊特宅邸及工作室(Frank Lloyd Wright Home and Studio),在解說人員的帶領下入內參觀。這座萊特自建的住宅兼工作室,目前已被改為博物館,每日接待許多專程前來參觀大師作品的遊客。這件作品可清楚看到當年萊特為自己所建的房子,充滿了許多萊特個人的獨特風格:水平線條的強調、空間的流動性、空間與使用機能的吻合、拼花玻璃、讓人感覺溫暖的木作家具、以及部分受日本式東方建築觀念影響的裝飾等。
參觀完大師宅邸之後,我們拿著導覽地圖,一一拜訪大師作品。
森林大街(Forest Av.)上有許多萊特作品中著名的草原住宅(Prairie House)。明確的水平線條,使建築物顯露出優美與沈靜的氣質。這種水平線條的美學風格,強調與自然一致,順服自然的態度,正表達了萊特對於人與環境的關係。草原住宅尤以位於芝加哥大學校區的羅比住宅(Robie House)最著名。不過我們昨天前往芝加哥大學時,羅比住宅正在整修而未能完全參觀。
在橡樹公園內的作品,除了聯合神殿(Unity Temple)外,其他的目前都是私人住宅,因此我們都不能入內參觀,只能在院子外或大門前窺探這一棟棟經典之作。漫步在這個令人愉快,充滿舒適、悠閒、迷人的田園風貌的小鎮,參觀大師萊特所設計精緻建築。
路旁翠綠的庭院,樹梢在微風中沙沙作響。
我們在橡樹公園度過一個寧靜的夏日午後。
在一間墨西哥餐廳用完一頓道地又豐盛的墨西哥晚餐之後。我們回到芝加哥市區,在夜色中造訪市區內許多辦公大樓前以及廣場上著名的公共藝術。這些作品不乏大師名作,如畢卡索(Picasso)的無題(Untitled)、米羅(Miro)的芝加哥、夏卡爾(Chagall)的四季(The Four Seasons)、柯爾德(Calder)的火鳥(Flamingo)等等。這十來件公共藝術作品有的佇立在廣場上,有的隱身於高樓之間。雖然風格、造型迥異,不過皆十足地展現了藝術家的創意以及巧思,讓都市內的公共空間更顯藝術及活力,也帶給人們視覺驚喜及趣味。
* * *
這趟芝加哥之行的最後兩天,我大部分的時間都單獨一人在市區內閒逛,看到不錯的建築物便進去參觀,餓了就隨便買個東西吃,累了就進去辦公大樓的大廳吹吹冷氣。
「我明天後想一個人單獨活動。」昨晚我告訴孟依和阿禎。
「終於嫌我們是累贅了。」阿禎笑著說。
「我不是這個意思。」我趕緊澄清。
「好啦,開玩笑的,我們兩個可以自己去玩,放你自由。」
我承認單獨旅行畢竟是比較自由且無所顧慮,但我並不是嫌她們累贅跟麻煩,也不是討厭一起行動。我只是覺得有時候我想看的東西也許兩個女生不會有興趣,而多數時候我也不一定有何目的地,我只是漫無目標地在街上閒逛,突然覺得哪兒有趣就往哪裡去。這樣沒目標不斷地走動對我來說在旅途中已經習慣,但兩個女生或許會覺得吃力又無意義。
在芝加哥的最後一天是個陰雨天,雲霧低的嚇人,籠罩著整個市區。市中心一棟棟的大樓,都似被那從天而降的灰暗怪物所吞噬。湛藍的密西根湖也成了一片灰黯。市區內到處都是灰茫茫一片。
我白天依舊單獨行動。和孟依她們約了傍晚在中國城碰面,晚餐後我們回青年旅館拿行李前往聯合車站。「Lake Shore Limited號」在九點開車,結束芝加哥之行,我們將重返紐約。
火車在翌日晚上六點半駛進賓州車站,終於結束這長達二十一小時,令我全身倦怠的火車旅程。出了車站,我最想做的一件事便是好好地飽食一頓。旅途中我總是不太在意所吃的東西,不過像這樣疲憊的情況,如果能有一頓美味佳餚擺在面前,的確是相當令人開心振奮的事。我們三人前往小韓國去大吃了一頓。擺了滿滿一桌的美味:香味撲鼻的牛肉泡飯、爽口的小魚乾、辣味泡菜…
回到宿舍,加上怡珊,大夥兒又外出到附近影城看了場艾爾帕西諾(Al Pacino)主演的「Simone」。再回房已是午夜。我躺在沙發上,茫然望著天花板。
明天,是單獨踏上另一段旅程的時候了。
2 則留言:
那個紅紅的東西是蠍子嗎?
to雪
那是一隻火鳥
張貼留言